本周,第 61届欧洲歌唱大赛 (Eurovision) 将向全球观众播出(包括首次在美国进行现场直播),来自 42 个国家的选手将参加一系列半决赛,然后于 5 月 14 日举行现场直播的决赛。欧洲歌唱大赛创立于 1956 年,是当时刚刚成立的欧洲广播联盟的一部分,其受欢迎程度不断提高,有些人认为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欧洲歌唱大赛是众多学术著作的研究对象,涉及奇观、欧洲身份、民族国家、全球化等各个领域)。多年来,该大赛一直充满争议,往往是政治性质的,以至于今年大赛的投票规则进行了改变,以减少国家“联盟”的影响力,转而支持陪审团。即使有了这些变化,一些迫在眉睫的事件笼罩着今年的广播,其主题为“走到一起”,强调了社区的必要性。
演唱会举办地,带来了全球团结的意识,并强化了在恐怖主义面前文化团结的观念。今年的法国参赛作品——阿米尔的《J'ai Cherche》——体现了这种团结的观念,因为阿米尔本人在法国臭名昭著的郊区萨塞勒的一个突尼斯-摩洛哥犹太家庭长大。他的歌曲结合了法语和英语,这是比赛的两种官方语言,这首情歌的歌词讲述了团结的治愈力量。阿米尔的故事和歌曲在许多方面象征着欧洲电视网所代表的团结,法国是今年夺冠的热门国家之一,这将是法国自 1977 年以来首次夺冠,或许是受到情感的鼓舞。
法国最强劲的竞争对手是俄罗斯。俄罗斯近年来在该比赛中表现出色,包括在 2008 年夺冠。然而在过去几年中,该比赛已成为批评俄罗斯国内外政策的一种方式,最引人注目的是在 2014 年托尔马切维姐妹遭到嘘声。2016 年的俄罗 币安数据 斯选手谢尔盖目前也是欧洲歌唱大赛的夺冠热门,但人们的注意力转向了乌克兰选手贾玛拉的“1944”。这首歌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克里米亚鞑靼人的驱逐,并进一步引起了人们对俄罗斯最近在克里米亚的冒险的关注。尽管俄罗斯和克里米亚政客对这首歌提出了一些批评,但欧洲歌唱大赛坚称这首歌并不构成政治言论,符合比赛规则。预测贾玛拉将进入前十名,但这首歌的反响可能反映出比赛中有关政治的持续争论,以及欧洲歌唱大赛如何试图以独特的商业方式定义流行歌曲。
最后,英国将于 6 月 23 日举行全民公投,决定是否脱离欧盟,而“脱欧”可能引发的政治和经济焦虑也可能在竞选中得到体现。长期以来,英国与欧洲歌唱大赛的关系一直不太融洽,其特点是敌对,卡伦·弗里克指出,这种敌对情绪与更广泛的欧洲怀疑主义相一致,后者是英国民粹主义政治的组成部分。英国最近一次获胜是在 1997 年,当时 Katrina and the Waves 乐队参赛,该乐队 12 年前凭借《Walking on Sunshine》获得最大的商业成功。自那以后,英国曾多次垫底,但仍然作为自动进入欧洲歌唱大赛决赛的“五大”国家之一继续参赛。英国的欧洲歌唱大赛直播长期伴随着特里·沃根的评论,他以诙谐和讽刺的语气对欧洲歌唱大赛进行了幽默且常常不屑一顾的解读,认为欧洲歌唱大赛反映了与英国截然不同的价值观。今年英国的参赛者是乔和杰克(两人曾是电视节目《美国好声音》的参赛者,该节目已成为整个欧洲大陆寻找欧洲歌唱大赛参赛者的地方),他们通过 BBC 的一档节目选拔出来,该节目允许观众参与提名过程。这对搭档预计将排在中间位置,但人们对英国退出的担忧是否会引发同情,从而说服英国人留下来?2003 年,英国因支持伊拉克战争而导致投票结果为反对英国,这表明欧洲歌唱大赛的观众确实对这场据称不涉及政治的比赛抱有政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