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三十年间,美国的经济学入门教学由一本教科书主导,这本教科书最初名为《经济学:导论》,后来缩写为《经济学》。1948 年该书第一版出版时,作者保罗·萨缪尔森年仅 33 岁。在大多数年轻经济学家看来,这本书提供了一种迅速成为广泛接受的思考失业问题的方式。如果失业率高,政府可以而且应该增加支出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政府工作人员的支出将为私营部门雇用更多人,从而进一步刺激就业。这些经济学家很清楚,政府支出过多可能导致通货膨胀,,适度的政府赤字是件好事。认为赤字总是坏事的传统保守观点完全没有根据。
萨缪尔森声称,在失业时期,政府有责任采取行动——美国资本主义只有在政府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才能正常运转——这对保守派来说是一记重拳。他的书初稿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中传阅并试用,但在出版之前就受到了攻击。批评者声称,政府需要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而这种稳定有时可能需要适度的政府赤字,这种观点等同于共产主义,这一指控在麦卡锡时代引起了更大的政治反响。然而,尽管萨缪尔森在修订这本书时非常注意措辞,但他并没有妥协:他知道,即使商人和共和党政府中的许多人不同意,他还是得到了他那一代大多数经济学家的支持。
萨缪尔森从哪里得到了这些想法,他是如何获得 1948 年所取得的显赫地位的?他在哈佛大学师从于研究 房主数据 商业周期的伟大奥地利学者,包括约瑟夫·熊彼特和戈特弗里德·哈伯勒。然而,他最初的名声是基于他用数学重塑经济理论的能力。他的博士论文是对抽象经济理论的实践,展示了使用数学的价值。不仅如此,它还解释了“操作化”经济理论的重要性——生成可以用数据检验的预测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