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是数据库优化的重要手段,但在高并发环境中,索引的设计必须慎重考虑。错误的索引策略可能带来巨大性能开销。
索引的基本原则
根据查询需求创建索引:优先考虑频繁使用的查询条件。
避免过多索引:每个索引都需要维护,写入时会增加负担。
使用复合索引:将多个查询条件组合在一起,提高匹配效率。
高并发场景下的索引优化技巧
利用覆盖索引:索引包含查询所需的所有字段,避免回表查询。
索引的选择性:选择性高的字段(唯一性强)应优先索引。
动态调整索引:根据实际查询分析,删除无用索引,新增必要索引。
避免过度索引:在写操作频繁的表中,索引应少而精。
索引维护策略
定期优化:重建碎片化索引,确保索引结构高效。
自动化工具:利用数据库提供的分析工具(如MySQL的EXPLAIN、SQL Server的索引建议)辅助优化。
监控索引使用情况:识别未被使用的索引,及时删除。
实际案例
某电商平台在高并发秒杀场景中,通过 房主电话号码清单 建立复合索引(如商品ID+时间戳),极大缩短了查询响应时间,提升了用户体验。
缓存机制的应用(详细扩展)
缓存机制在高并发系统中扮演着“缓冲区”的角色,显著减少数据库的压力。
常用缓存方案
本地缓存:应用层缓存(如Guava、Caffeine)存放热点数据,减少远程调用。
分布式缓存:如Redis、Memcached,存放大量共享数据,跨节点访问。
缓存策略
热点数据缓存:分析访问频次,将最常用数据缓存到内存。
预热缓存:在系统启动或流量预期高峰前,提前加载热点数据。
过期与失效策略:合理设置缓存失效时间,确保数据的新鲜度。
一致性维护:采用合理的更新策略(如写穿、写回)确保缓存与数据库同步。
缓存穿透、击穿和雪崩
缓存穿透:请求的Key不存在,导致每次都访问数据库。解决方案:布隆过滤器过滤无效请求。
缓存击穿:热点Key在失效瞬间被大量请求访问,数据库压力骤增。方案:互斥锁、提前预热。
缓存雪崩:大量Key同时过期,导致瞬间数据库压力爆炸。方案:缓存过期时间随机化、分布式锁。